关羽目光如电,看着蒯焕说道:“吾虽瞧不起孙权小儿,然自湘水划界以后,长沙郡、桂阳郡已经划分给了孙权,我等再无领土纠纷。”
“孙权若此时背盟偷袭荆州,岂不为天下人所耻?”
蒯焕闻言,却是心中暗笑。
如果孙权在乎这些,也不会让一千八百年以后,江东仍旧背负鼠辈名声了。
他反问道:“彼时与将军湘水划界者乃是何人?”
“鲁子敬!”
提到鲁肃的时候,关羽脸上罕见露出了些许敬重之色。
蒯焕道:“以鲁公卓越的眼光,自然能够看清楚天下局势,明白汉中王与孙权合则两利,分则两害,齐心协力抗击曹操方为上策。”
“然前年鲁公已然去世,接任者乃吕蒙是也。”
“吕蒙此人,虽为将才,然缺乏战略眼光,很早以前就向孙权建言夺取荆州。若非鲁公压制,恐怕刘孙双方早就结为死仇。”
“鲁公刚刚病逝,孙权当即派遣使者拜访曹操,向曹操请降,双方结为姻亲。”
“孙权若非意在荆州,岂会做出此事?”
听到这里,关羽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。
沉默半晌,他屏退众人,唯独留下了蒯焕、关平、刘封三人,而后对着蒯焕问道:“此事颇为机密,你从何得知?”
蒯焕笑道:“将军莫要忘了,我出身襄阳蒯氏,父亲曾在曹公帐下担任房陵郡守,叔父一家也在雒阳。”
“这些事情虽然隐秘,却瞒不过我家族耳目。”
关羽深深看了蒯焕一眼,道:“实不相瞒,此番吾领兵北伐,只是因为兄长称王,想要挫一挫曹魏锐气,以为兄长贺也。”
“吾亦并不信任东吴,因此在北伐之余,也谨慎防备孙权引军来犯。”
“东吴擅长水战,若攻南郡必自长江逆流而上。我于长江沿岸设置烽火台,派遣士兵驻守,一旦发现敌情,即刻燃起狼烟。”
“如此,则公安、江陵守将就能提前得到消息,吾亦会迅速引兵回援。”
“吾还在公安、江陵分别留下数千兵马,城中粮草、军械充足,又据江而守,吴军若不能攻克此二城,必然不敢轻兵冒进。”
“有此防备,何惧东吴?”
蒯焕闻言,也不禁为关羽的军事才能感到惊叹。
后世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,这种说法显然非常片面。
仅凭关羽的军事部署来看,既有烽火台能够提前预警,又有公安、江陵这两坚城扼守长江要冲,只要两城守将能够据城而守,纵然东吴提兵十万来犯亦不惧哉。
关羽在军事上的部署的确无懈可击,可惜终究还是性子太傲,未能与荆州文武处理好关系,以致公安守将傅士仁,以及江陵守将糜芳纷纷叛变。
不过在蒯焕看来,真正促使傅士仁与糜芳投降的原因,并非因为关羽的轻慢,更不是因为二人怕关羽回军以后治罪他们。
对于这段史料记载最详细的乃是《吴书》,也最具有权威性。
二人并非提前叛变,乃是因为吕蒙白衣渡江,导致烽火台没有提前燃起,虞翻前去劝降傅士仁,傅士仁拒绝相见。
结果虞翻给傅士仁写了一封书信,一阵恐吓吓得傅士仁哭着开城投降。
吕蒙又带着傅士仁一起前往江陵,糜芳看到傅士仁都投降了,再加上东吴威逼利诱,糜芳也很没骨气地就开城投降了。
说到底,公安、江陵如此轻易失陷,并非二人一开始就想投降,实在是他们能力不行,又贪生怕死而已。
只是关羽也很无奈。
他虽然督荆州军务,终究只是刘备麾下将领,不可能太过独断专行。
糜芳乃是刘备妻舅,又是最早跟随刘备并且出力很多之人,按理来讲完全值得信任,这才被刘备任命为南郡太守。
至于傅士仁,乃幽州人氏,与刘备算是同乡,应该也很早就跟随左右。
正是为此,二人才能以资历身居要职,而非能力。
看着关羽脸上露出的自信神色,蒯焕不知道如何回答,很多事情尚未发生,说多了别人也未必会信。
而且以糜芳与傅士仁的资历,也轮不到蒯焕说三道四。
他正考虑着如何回复之际,却见周仓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,道:“魏国大将于禁领七路兵马,共计三万人驰援樊城,已经进入樊城境内。”
关羽脸色微变,道:“曹魏援军居然来得如此迅速?”
他本来想趁着襄阳、樊城空虚之际,领兵北伐攻克此二城,如此不管是面对东吴还是曹魏,都将拥有主动权。
可是现在,襄阳被围,樊城未克,魏国援兵就已经抵达。
最重要的是,领兵者乃曹魏左将军于禁,这可是妥妥的曹操麾下外姓将领第一人,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颇为不凡。
樊城城中的曹仁、庞德、满宠本就非常棘手,如果让于禁率领三万援军进入城中,樊城总兵力甚至不比关羽少。
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攻克樊城,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关羽豁然起身,喝道:“传我军令,点齐兵马阻击于禁,万不可令这三万援军进入城中!”
关羽骁勇,野战并不畏惧于禁,这才敢以寡击众,在围困襄阳、樊城的同时,主动出兵阻击。
不多时,关羽等人已经看到前方灰尘大作,正是于禁率领七部人马前来。
“报,前面发现敌情!”
与此同时,正在急行军的于禁,忽然看到斥候纵马来报。
“启禀将军,前方有敌军拦路。”
于禁急忙问道:“可是关羽麾下荆州兵?”
斥候答道:“正是!”
“何人统兵?”
“打着“关”字大旗,应该是关羽亲临。”
于禁听得关羽之名,当即心中凛然。
当年官渡之战的时候,他可是亲眼看到关羽于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,袁绍麾下诸将莫能挡者。
想到了关羽的骁勇,于禁当即就有些发怵,随后下令道:“我军远道而来,士卒疲惫。关羽以逸待劳,不可与之正面相争。”
“且退后十里,选好位置安营扎寨,待与樊城守军取得联系以后,再图退敌之策!”